怀音考试网带你了解初一期末考试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希望可以帮你解决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距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大家是不是都在紧张的复习中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欢迎阅读。
一、积累整合:(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哺(bǔ)育 攒(cuán)成 候(hòu)鸟 鲜(xiǎn)为人知
B、泯(mǐn)然 伫(zhù)立 踌(chóu)躇 气冲斗(dǒu)牛
C、炽(zhì)痛 谰(lán)语 重荷(hé) 妇孺(rú)皆知
D、哽咽(yè) 磐(pán)石 深邃(suì) 迥(jiǒng)乎不同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来势凶凶 锲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户晓
B、九曲连环 一泻千里 奇趣横声 亦复如是
C、锋芒必露 人声顶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当之无愧 杂乱无章 义愤填膺 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夏季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 (2分)
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5. 选出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国作家都德所写,主要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福楼拜和左拉的性格特点。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社戏》选自鲁迅的《呐喊》,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 ;如果我是春雨, 。
7.综合性学习。 (6分)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是一双手,搀扶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6月19日是父亲节,为了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及父亲对家庭、社会的贡献,七年级一班开展“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活动一: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
(2)活动二:请你设计两个调查题,了解大家过“父亲节”的情况。 (2分)
(3)活动三: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给你父亲发一条短信,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不超过50字。 (2分)
8.“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能默写出多少诗文。 (6分)
(1)而那过去了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
(3)《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句子是: , 。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回答9——12题 (13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 (2)即更刮目相待 ( )
(3)父异焉 ( )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10.翻译以下两个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甲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中哪句话点明方仲永由于不学习导致天赋消失(2分)
12.【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然而吕蒙跟方仲永的求学结果有什么区别,谈谈你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所受到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2分)
①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②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我捡起小青石榴。
③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④“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⑤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⑥爸爸的花儿落了。
⑦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3.第②自然段画“ ”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14.本文着力表现“我”的成熟与长大,但为什么还写弟弟妹妹的年幼无知,竟然还在家里嬉戏,好像压根父亲病重与之毫无关系(2分)
15.试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第⑥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6.文中写“我是小小的大人”,感到自己长大了。你在家中感到自己长大了吗请写出某段情景。(不超过60字)(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1分)
风雪中的一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这时走进教室。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绒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⑥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费力地说:“解散。”
⑦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的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⑧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7.请你简要概括文章第①一⑥段的主要内容。(2分)
18.第①段中“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9.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的'用意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0.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3分)
三、 写作实践:(40分)
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1.生活中总会有些场景、一些镜头让我们难以忘怀,“有一个镜头,让我刻骨铭心”为题目,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2.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犯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学会 ”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记事真实,感情真挚。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整合:(共24分)
1. C 2. D 3.D 4A 5.B (每小题2分)
6.示例:吹绿田野里的庄稼(吹走世间的尘埃) 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7.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2分)
(1)示例:开展感恩活动,播撒爱心种子。
(2)比如:你知道父亲节吗父亲节时,你陪父亲过节了吗你怎样陪父亲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的……
(3)示例:爸爸,是你使我拥有了更广阔的天空,是你给我注入无限的精神力量,是你让我看得更高更远。你,我永远感谢你!
8.(每句1分,共6分)
(1)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云从窗里出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13分)
9.(每小题1分,共4分)
(1)推脱 (2)重新 (3)对。感到诧异 (4)通“攀”,牵,拉
10 .(每小题2分,共4分)
(1)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开始宴请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仲永提诗。
(2)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1.(对一问得1分,共2分)
①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泯然众人矣
12.(3)①一个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年幼不学,泯然众人(1分)。②启示围绕课文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来谈。(2分)
(二)(12分)
13.(4分)答:自然环境描写(2分)。侧面烘托爸爸身体不好,不久将要离开人世(2分)。
14.(2分)答: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用弟弟妹妹的年幼无知反衬“我”的长大与成熟,应当挑起家庭的重担。
15.(3分)答:在结构上是末尾点题,总结全文(1分);在内容上是“一语双关”:既写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又暗示“我”长大成人,理应挑起家庭的重担(2分)。
16.(3分)略(意对即可)
(三)(11分)
17.(2分)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同学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18.(4分)比喻。形象地表明了天气异常寒冷;渲染了严峻、冷酷的氛围;衬托了欧阳老师让同学们在暴风雪中经受困难的考验,锻炼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的良苦用心。
19.(2分)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20.(3分)“略”。(意对即可)
三、写作实践 (40分)
A等(30—40分):主题明确,内容能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基本上没有错别字,书写认真,卷面整洁。符合习作要求。
B等(20—29分):主题明确,内容能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中心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符合习作要求。
C等(15—19分):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基本符合习作要求。
D等(14分):不合题意,内容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错别字多,不符合习作要求。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实数a,b,若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
A.a-5>b-5 B.3+a>b+3
C.a5>b5 D.-3a>-3b
2.如果点P(x,y)在坐标轴上,那么(C)
A.x=0 B.y=0
C.xy=0 D.x+y=0
3.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推出∠2与∠1相等的是(B)
4.要了解某校1 000名初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则下面哪种调查方式具有代表性(C)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七、八和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D.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5.在2 017991,3.141 592 65,13,-6,-37,0,36,π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C)
A.1 B.2 C.3 D.4
6.若把不等式组2-x≥-3,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其对应的图形为(B)
A.长方形 B.线段 C.射线 D.直线
7.条件,能判断互相平行的直线为(C)
A.a∥b
B.m∥n
C.a∥b且m∥n
D.均不正确
8.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等角的补角相等;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其中是真命题的有(A)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如果方程组x+y=★,2x+y=16的解为x=6,y=■,那么被“★”“■”遮住的两个数分别为(A)
A.10,4 B.4,10 C.3,10 D.10,3
10.(黄石中考)当1≤x≤2时,ax+2>0,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a>-1 B.a>-2
C.a>0 D.a>-1且a≠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64的立方根是2.
12.直线m外有一定点A,A到直线m的距离是7 cm,B是直线m上的`任意一点,则线段AB的长度:AB≥7 cm.(填写“<”“>”“=”“≤”或“≥”)
13.如图,有6对同位角,4对内错角,4对同旁内角.
14.(港南区期中)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1),“车”位于点(-3,-1),则“马”位于点(4,2).
15.七年级一班的小明根据本学期“从数据谈节水”的课题学习,知道了统计调查活动要经历的5个重要步骤:①收集数据;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但他对这5个步骤的排序不对,请你帮他正确排序为②①④⑤③.(填序号)
16.已知:直线l1∥l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35°.
17.某超市账目记录显示,第一天卖出39支牙刷和21盒牙膏,收入396元;第二天以同样的价格卖出同样的52支牙刷和28盒牙膏,收入应该是528元.
18.已知点A(-2,0),B(3,0),点C在y轴上,且S三角形ABC=10,则点C坐标为(0,4)或(0,-4).
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计算:
(1)4-38+3-127;
解:原式=2-2+(-13)=-13.
(2)2(2-3)+|2-3|.
解:原式=22-23+3-2=2-3.
20.(8分)(1)解方程组:2x+5y=25,①4x+3y=15;② (2)解不等式:2x-13-1≤5x+12.
解:①×2,得4x+10y=50.③ 解:去分母,得2(2x-1)-6≤3(5x+1).
③-②,得7y=35,解得y=5. 去括号,得4x-2-6≤15x+3.
将y=5代入①,得x=0. 移项,得4x-15x≤3+2+6.
∴原方程组的解是x=0,y=5. 合并,得-11x≤11.
系数化为1,得x≥-1.
21.(6分)已知:如图所示的网格中,三角形ABC的顶点A(0,5),B(-2,2).
(1)根据A,B坐标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C坐标(2,3);
(2)平移三角形ABC,使点C移动到点F(7,-4),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DEF,其中点D与点A对应,点E与点B对应.
解:
22.(6分)苹果熟了,一个苹果从树上被抛下.如图所示,从A处落到了B处.(网格单位长度为1)
(1)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苹果由A处落到B处,可看作由哪两次平移得到的
解:(1)A(2,4),B(-1,-2).
(2)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或先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23.(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D=100°,AC平分∠BCD,且∠ACB=40°,∠BAC=70°.
(1)AD与BC平行吗试写出推理过程;
(2)求∠DAC和∠EAD的度数.
解:(1)AD与BC平行.
∵AC平分∠BCD,∠ACB=40°,∴∠BCD=2∠ACB=80°.
又∵∠D=100°,∴∠BCD+∠D=80°+100°=180°.∴AD∥BC.
(2)由(1)知AD∥BC,∴∠DAC=∠ACB=40°.
∵∠BAC=70°,∴∠B=70°.
∴∠EAD=∠B=70°.
24.(8分)在一次“献爱心手拉手”捐款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社区部分捐款户数进行调查和分组统计,将数据整理成以下统计表和统计图(信息不完整),已知A,B两组捐款户数的比为1∶5.
捐款户数分组统计表,
组别 捐款数(x)元 户数
A 1≤x<100 a
B 100≤x<200 10
C 200≤x<300 20
D 300≤x<400 14
E x≥400 4
请结合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a=2.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
(2)补全捐款户数统计表和统计图;
(3)若该社区有600户居民,根据信息估计全社区捐款不少于300元的户数是多少
解:(2)补全捐款户数统计图如图:
(3)600×(28%+8%)=600×36%=216(户).
答:不少于300元的有216户.
25.(10分)(株洲中考)某市对初二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审美与艺术进行考核,规定如下:考核综合评价得分由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和平时成绩(满分100分)两部分组成,其中测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并且当综合评价得分大于或等于80分时,该生综合评价为A等.
(1)孔明同学的测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项得分之和为185分,而综合评价得分为91分,则孔明同学测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得多少分
(2)某同学测试成绩为70分,他的综合评价得分有可能达到A等吗为什么
(3)如果一个同学综合评价要达到A等,他的测试成绩至少要多少分
解:(1)设孔明同学测试成绩为x分,平时成绩为y分,由题意,得
x+y=185,80%x+20%y=91.解得x=90,y=95.
答:孔明同学测试成绩为90分,平时成绩为95分.
(2)不可能.由题意可得:80-70×80%=24,24÷20%=120>100,故不可能.
(3)设平时成绩为满分,即100分,综合成绩为100×20%=20.
设测试成绩为a分,根据题意,可得
20+80%a≥80,解得a≥75.
答:他的测试成绩应该至少为75分.
26.(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
(1)写出点C,D的坐标并求出四边形ABDC的面积;
(2)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三角形DFC的面积是三角形DFB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P是直线BD上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直线BD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OPC与∠PCD,∠POB的数量关系.
解:(1)C(0,2),D(4,2).
S四边形ABDC=ABOC=4×2=8.
(2)存在,当BF=12CD时,三角形DFC的面积是三角形DFB面积的2倍.
∵C(0,2),D(4,2),
∴CD=4,BF= CD=2.
∵B(3,0),
∴F(1,0)或(5,0).
(3)当点P在线段BD上运动时:∠OPC=∠PCD+∠POB;
当点P在BD延长线上运动时:∠OPC=∠POB-∠PCD;
当点P在DB延长线上运动时:∠OPC=∠PCD-∠POB.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 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3分)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 深邃 (suì) 撺掇 (chuò) 羁绊(jī) 阴霾(mái) 恬静(tián) 秩序井然(zhì)
B. 哽咽 (yè) 狭隘(ài) 炽热(zhì) 砭骨(biān) 惬意(qiè) 肆无忌惮 (dàn)
C. 脑髓(suǐ) 秕谷(bǐ) 讪笑(shān) 羸弱(léi) 战栗(lì) 叱咤风云(zhà)
D. 嫉妒(jí) 澎湃(pài) 哺育(bǔ) 磐石(pán) 亢奋(kàng) 当之无愧(kuì)
解析:A选项里“撺掇”的“掇”应读“duō”;B选项里“炽热”的“炽”应读“chì”;C选项里“讪笑”的“讪”应读“shàn” 。故选D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2分)
A.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义愤填膺 迫不急待 尽态极艳
B.慷慨淋漓 一拍及合 嘎然而止 浑身懈数 力挽狂斓 眼花缭乱
C.鞠躬尽碎 挺而走险 契而不舍 迥然不同 聊以自慰 央央不乐
D.毛骨悚然 相得益彰 罄竹难书 精疲力竭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解析:A选项里“妇儒皆知”的“儒”应写成“孺”、“迫不急待”的“急”应写成“及”、“尽态极艳”的“艳”应写成“妍”B选项里“一拍及合 ”的“及 ”应写成“即” 、 “嘎然而止”的“嘎”应写成“戛”、“浑身懈数”的“懈”应写成“解”、“力挽狂斓”的“斓”应写成“澜”;C选项里“鞠躬尽碎”的“碎”应写成“瘁”、“ 挺而走险”的“ 挺”应写成“铤”、“契而不舍”的“契”应写成“锲”、“央央不乐”的“央”应写成“怏”。故选D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B ) (2分)
A.当演唱会达到高潮的时候,台下鸦雀无声,歌手与歌迷互动起来了。
B.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车不通,人迹罕至。
C. 东方之星号游轮翻沉长江,那惨厉的场面真是令人惊心动魄,这足以让每个交通参与者警醒!
D.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漫不经心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解析:A选项 “鸦雀无声”的意思是形容非常静,与语境不符,应该用“人声鼎沸”;C选项 “选项里“惊心动魄”的意思是使人神魂震惊,与语境不符,应该用“毛骨悚然”;D.选项里“漫不经心”的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小心翼翼”。故选B 。
5.下列词语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2分)
A.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育局的表影.
B.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伏的拦河大坝魏然屹立在天目瑛边.
C.商业部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张旗鼓地向群众宣传教育.
D.海水深度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约有1500亿吨,约占地球已知总储藏量的三分之一.
解析:A选项因误把偏正短语中偏的部分理解为中心语而后面句子缺主语的情况也值得高度重视.此句的前一分句主语是"成绩",而后分句误解为第-个分句主语的是"学校",故错误地承前省略,应在第二个分句前加主语"学校";选项(因句子较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忘记前边结构而致使缺谓语,是谓语残缺的主要原因.此例中前面主语是"南堡人民",后面没有与之相呼应的谓语,应在"一道"前加上"使"等;C选项出售产品的重要意义,应在"出售"前加"讲清"。故选D。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B )(2分)
A.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A.国家发改委今天上午(3月28日)召开2011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部署今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B.备受关注的《江西省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进行二审。其中明确,物业服务企业未按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履行安保职责,造成业主财产损失的,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C.22位中国知名作家集体起诉苹果公司应用程序商店盗版严重,涉及的作品有麦家的《暗算》《风声》;韩寒的《青春》《他的国》;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共计26部。D.美国有的书评家甚至这样奉劝其读者:“你一定要读《瓦尔登湖》,如果没有时间的话,你可以选择阅读描写自然界方面的部分”。
解析:A括号放“今天”之后C分号改逗号D句号放引号内
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里得到的乐趣,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社戏》的体裁和内容与此有相似之处。
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C.《伟大的.悲剧》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D.《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巧妙,不着痕迹。此诗为诗人出蜀途中所作,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8.将下面备选的 三句话分别还原到语段的ABC处使上下文连贯。(直接将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 ( 2分)
仔细分析起来,形体之美更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C 。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A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B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①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② 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③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解析:排序题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因为从哲学联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孤立的单个的句子在语段中是不存在的,它必然会与文章整体、所在语段、前后句发生某种必然的联系。同时,从语言连贯的要求来看,它也要求前后句子保持某种关系。因此,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联系来分析排序题。本题解题就要考虑其句子间的关系, ③句是对“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的总结; ①句式从两位画家的事例中得出的结论; ②句是强调“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因此答案应该是 ③ ① ②
9.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金秋十月,走进随州文化公园金秋菊展,映入眼帘的各种颜色的菊花争先开放, 远远望去,它们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个圆球,风一吹,就上下摇摆起来,就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脑袋向我们点头;有的像一团卷发,一缕缕发丝在风地抚摸下翩翩起舞;有的像恩爱的牵手的夫妻,一个挨着一个,整个文化公园变成了一片彩色的海洋。
【解析】观察画线部分,我们不难发现:补写的三个短句结构上必须与画线句一致,即必须符合“‘有’名词 偏正性短语”的结构,内容上必须从“菊花”的“情态”中选材。这样,题目暗含的要求就弄清了。答案应该是“一团卷发,一缕缕发丝在风地抚摸下翩翩起舞;有的像恩爱的牵手的夫妻,一个挨着一个”仿写句子属主观表达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近年重庆中考语文每年必考题。它要求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外仿写一个或多个与被仿句句式相同、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并要求内容与上下文衔接,语意连关。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分析被仿句的句式、修辞手法,梳理整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注意前后相衔接句子的关键词,保持语意、风格、感情基调和感情色彩一致。
10.名著阅读。(4分)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楷模。在法布尔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11.古诗文默写(6分)
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
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 《逢入京使》)
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论诗》,完成第12~13题。(6分)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2.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分别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
答:李白 杜甫
13.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
答: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二)阅读《口技》,完成14~17题。(11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宾客意少舒 ( 稍微 )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夹杂 )
③两股战战,凡欲先走 ( 逃跑 )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答: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16.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写在下面(2分)
答: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17.这几段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正面概括:口技人模仿的各种声音 侧面概括: 客们的反应
(三)阅读《咖啡“毁”眼》,完成 18~20题。(9分)
咖啡“毁”眼
赵尚泉
①“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邓丽君甜美的歌声,加深了人们对咖啡的印象,也激发了一些人品尝咖啡的欲望。
②但是,关于咖啡这种饮品,科学家们曾站出来发言:咖啡对人有益也有害。
③咖啡的益处主要是,它能滋养皮肤,有助于消除疲劳,可预防胆结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开胃促食、活血化瘀、息风止痉等作用;此外,咖啡可能还有解酒作用。当然,其害处也不能忽视,就是它会造成人神经过敏,加剧高血压,诱发骨质疏松,饮用过量会有致癌危险,咖啡中所含的物质会让人上瘾……
④不管咖啡是功大于过,还是相反,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咖啡一大“危害”,那就是:咖啡“毁”眼。
⑤我们知道,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青光眼的起因是眼内压不稳定,出现了间断或持续性升高,其压力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后,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了损害,造成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甚至引发失明——在急性发作期一两天即可完全失明。而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带有毁灭性的眼病竟然和咖啡有一定因果关联。
⑥为了搞清楚喝咖啡是否影响眼睛,美国一个科研小组曾专门进行了实验,探讨饮用一杯容量为237毫升的咖啡——这个非常有限的咖啡饮用量对眼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眼睛的不良刺激不明显,但对患有眼部疾病的人,特别是青光眼患者,有轻微的不良影响,但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⑦ 但长期饮用过量的咖啡,会对眼睛有什么影响呢
⑧另外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则依据1980年到2008年的医学资料分析,对40岁、没有青光眼或癌症病史且有眼科检查报告的人群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人员每4年对他们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此来评估这些人日常的咖啡因摄入量,并进行多种可能性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原本没有眼病的人当中,有一少部分因过量饮用咖啡,逐渐患上了青光眼。
⑨ 最近,美国一个研究学会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75000多名女性的健康数据,结果显示,重度咖啡饮用量与青光眼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日常饮用量越大,患青光眼的可能性就越高,而且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比没有家族史者,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高。这表明,基因和咖啡对诱发青光眼都有作用,而过量饮用咖啡会“毁”眼,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 10 * GB3 ⑩看来喜好喝咖啡的朋友真的是要谨慎:;_。
(选自2014年第3期《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改)
18.文章第①段以《美酒加咖啡》的歌词开篇,有什么好处(3分)
答:引出说明对象,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19.文章结尾,作者对喜爱喝咖啡的两种人提出了诚恳的建议,请联系全文补写出建议的内容。(3分)
答:健康的人想喝要适量;有眼部疾病的人,最好对咖啡说再见。(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近即可)
20.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3分)
A.人们酒后可以适量喝点咖啡,因为咖啡有解酒的作用。
B.美国研究小组的研究证明,原本没有眼病的人过量饮用咖啡都会患青光眼。
C.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的眼睛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不会造成任何危害。
D.重度咖啡饮用量与青光眼的产生关系密切,日常饮用量与患病可能性成正比。
解析:A原文是“咖啡可能还有解酒作用”;B原文是“这些原本没有眼病的人当中,有一少部分因过量饮用咖啡,逐渐患上了青光眼”;C原文是“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眼睛的不良刺激不明显”。
(四)阅读《我的第一场戏》,完成第21~24题。(15分)
我的第一场戏
周星驰
①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七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都特乖巧懂事,尤其是我,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衷爱。
②只有一件事,让母亲烦心。
③三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星期,母亲都要称点肉或买尾鱼给孩子们加餐。或许是平时太娇惯了,或许是难得吃上一回鱼肉,菜一上桌,我就把菜端到自己的身边,专拣好的吃。姐姐妹妹却懂事的很,从不和我争。但是我的饭量很小,吃了两块就吃不下去了。然后,我就开始胡闹,总还要拣两块,放到嘴里嚼两下,再吐到碟子里。我嚼过了的,姐姐妹妹哪还肯吃啊!为了不浪费,母亲只好自己吃。为这事母亲没少批评我,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好在我别的方面表现都很好,日子久了,母亲就随我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呢
④可是有一次,母亲真的生气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那一次,母亲两个月没发工资了,好不容易从娘家弄来了一些钱,买了几只鸡腿,烧得金黄喷香。菜刚上桌,我就小猴似的爬上桌,用手抓起一只鸡腿就啃,还一边冲着姐姐妹妹做鬼脸。一不小心,手一滑,鸡腿掉地上了,沾满了尘土,落在了一滩鸡屎旁边。
⑤母亲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买这几只鸡腿容易吗再想想我平时的顽皮表现,母亲决定这次要好好教训我。她取过一根桑树条,狠狠地抽了我十几下:“让你顽皮,让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扑过来把我护在身体下面,母亲才放下桑树条,搂着我们三个孩子抱头痛哭。
⑥哭了好一会,才开始吃饭。母亲把鸡腿捡了起来,用开水冲洗一下,舍不得扔自己吃了。那天晚上,母亲抚着我身上的伤痕:“还疼吗”“不疼了”“下次还调皮吗”黑暗中,我的眼睛十分明亮,并“嘻嘻”地笑着:“睡吧,妈。明天我还要上课呢。”
⑦2001年,我和母亲做客凤凰卫视时,又说起了这件往事。
⑧ “是的,那时他可是真顽皮啊,全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不容易,一点也不珍惜。”母亲笑容慈祥。
⑨ “不,妈妈,我懂得珍惜”,我接过话茬,声音开始哽咽,“您想想,我要不是把鸡腿弄到地上,您会舍得吃吗那几年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给了我们姐弟三个,您成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们才想出这办法,我把几块肉嚼得不像样后,我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这样,您才会吃啊!”
⑩听着这话,母亲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实,我早该想到。你样样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饭这么顽皮呢”母亲哽咽着掏出手绢擦眼睛。
我挂着两行泪水满面微笑。在亿万的电视观众面前,我们母子抱在了一起。无数的观众也在这一刻,流下泪来。
虽然我演戏无数,精品众多,但是我要说,我最好的戏,是在七岁那年,演绎的是一份血浓于水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唯一的观众,是我的母亲。
(选自《读者》2014年第24期)
21.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好处(4分)
答: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
22前文中有不少情节为画线段(第九段)埋下伏笔,请找出其中的两处。(4分)
答:①菜刚上桌,我就小猴似 的爬上桌, 用手抓起一只鸡腿就啃,一边冲着姐姐妹妹做鬼脸。②黑 暗中,我的眼睛十分明亮,并“嘻嘻”地笑着。
23.为什么说“我七岁那年”所演的戏是最好的你如何理解(3分)
答:言之有理即可,从“最好的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情实感,只有有爱才能演出好戏,只有真挚的感情才会感动每一位观众”这个角度来回答。可以自己拓展。
25.读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感悟(4分)
答:艰难的生活环境 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作 文(二选一)(50分)
1.题目:老师,我告诉您一件事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年就要过去了。我想,在这一个学年,在你的学生生涯里或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或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或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会让你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不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
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老师,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老师的期待,解决你的苦恼和困难更是老师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
2.时光在悄悄流逝,转眼之间同学们初一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这一年来,你一定曾经有很多时候开心地笑过、伤心地哭过……静心回忆回忆,写下一两件你最动情的事情。
题目:__的初一生活
要求: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