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音考试网将跟大家是介绍关于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的,希望可以帮你解惑。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2013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1.【解答思路】

本题要求分类归纳资料中所反映出来的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不同“作为”并作简要说明,可以看出这是一道归纳概括题。考生只需将材料中的事例概括出即可。但是这里有两个难点:一是给定资料中反映政府作为的事例很多,需要考生一一加以概括;二是题目要求分类归纳,因此考生需要先考虑好如何分类,且需详细、有条理。另外,题目要求字数不超过250字,考生在作答时语言尽量做到简明扼要。

【参考答案】

积极作为:R、G、Q市政府关注民生,通过帮扶、征求民意、加大投入等手段解决群众难题。

不作为:A村政府对修建桥梁等民生大事不闻不问;对弱势群体关注度低,贫困人口、老年人及残障人士设施建设和生活保障制度不健全;卫生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对违规虚假广告行为处置轻,执法上避重就轻;对流浪者和孤儿态度冷漠;环保部门对污染问题推卸责任,治理成果低下。

乱作为:向寺庙“借孤儿”救助孤儿;为扶贫而强捐、强征。

假作为:政府部分活动出现“作秀”行为,引发群众不信任。

少作为: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少,“三公消费”数额多。

2. 【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确定作答任务是分析市民们形成这种看法的深层次原因,应将材料中影响市民对于政府活动看法的因素找出,对其进行整理,形成答案。

“给定资料8”中提到市民将环保局“当一天环卫工人”活动贴上了“作秀”的标签,这是群众不信任领导干部、反感政府活动的表现,我们就是要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

“给定资料1”中李区长提到“正是平时这一个个小问题没有解决好,才造成了民忧民怨民困”。“给定资料2~7”都是政府工作不作为的表现,修桥不见政府的影子、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薄弱、对违纪行为执法避重就轻等等,没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加深了干群矛盾;而在“给定资料7”中,政府部门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作耐心解释,处理方式简单粗暴,执法过程不公开,这些也都加深了群众的反感。

而针对问题里提到的“当一天环卫工人”活动参与人员是机关干部和团支书,影响范围较小、对广大市民不具备实际意义。但是需要注意到材料中提到该活动“解决了环卫工人吃饭、喝水难等问题”,这是该活动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市民形成这种看法的深层次原因有:

第一,政府在日常工作中不作为、假作为的情况过多。干群矛盾加深,群众对领导干部不信任。

第二,政府与群众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政务信息不透明。政府决策不能反映群众意志,群众对政府活动自然会反感。

第三,活动本身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不具备实际意义。之前无疾而终的事例太多,活动效果还有待时间验证。

但政府“作秀”行为并非毫无意义。一是活动中也有工作人员在积极做实事;二是如果活动更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用事实说话,切合实际,言出必行,那么真实的数字和实实在在的效果终将平复质疑。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题量较去年减少5道

2015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题量较去年减少5道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在延续了2014年江苏公务员行测考试风格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首先,行测A、B类总共100道考题,C类95道考题,相对去年题量都减少5题,题目减少的部分来自资料分析,但考试时间也缩短了10分钟,所以答题压力仍然不小。其次,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考点有所增加,首次考查语句表达题。第三,定义判断追随国考脚步,考查了图片形式题目。中公教育专家在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解读本次考试的显著特点。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结构稳定,考点增加

分析2015年A、B、C三类试卷,可以发现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依旧延续去年考试传统,考查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三种题型。从考点来说,今年首次考查了语句排序,语句排序对考生的语言基础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从考点来看,选词填空主要考查了实词、虚词、成语。片段阅读除了考查主旨观点题和细节理解题之外,还涉及了词语理解、推断下文等题型。文章阅读则重在测试考生整体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题型考点增加,但难度并没有加大,考生在保证复习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可以轻松应对这部分考试真题。

【考题】(2015江苏B类真题)

①如果贾珠还在世,他是当然的嫡长子。

②贾宝玉不得不担负起继承贾府家族事业的责任,这是绝对不愿意承担的责任。

③在一个家庭里,只有嫡长子才是合法的继承人。

④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长子制度”。

⑤在小说里,贾宝玉的恐惧与厌倦有着文化的、社会的根源。

⑥但是贾珠早早去世了,腾出位置给贾宝玉。

将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⑥-⑤-②             B.⑤-④-③-①-⑥-②

C.②-⑤-④-③-①-⑥             D.②-④-③-①-⑥-⑤

【中公答案】B。

解析:⑤句末的“文化的、社会的根源”指的是④句的“嫡长子继承制”,故④应紧跟⑤后,排除A、D。②句的“贾宝玉不得不担负起继承贾府家族事业的责任”与⑥句的“贾珠早早去世”构成因果关系,故②应跟在⑥句后,排除C。本题选B。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二、数量关系——结构渐趋稳定,数学运算是重点

自2014年江苏公务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部分做了调整后,2015年数量关系部分仍旧延续去年的格局,数字推理稳定为5道,数学运算稳定为10道。

从考点来看,数字推理主要考查基本数列及其变式,解题时从分析题干整体趋势和数字特征入手,合理运用各种解题方法。数学运算常规题型为主,包括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日期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工程问题等。通过比较,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在难度方面,数字推理难度一般,数学运算则考查了更多的技巧,需要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计算和文字材料的分析能力。

【考题】(2015江苏B类真题)

某单位欲将甲、乙、丙、丁 4名大学生分配到 3个不同的岗位实习,若每个岗位至少分到 1名大学生,且甲、乙两人被分在不同岗位,则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

A.30种          B.36种          C.60种         D.72种

【中公答案】A。

解析:分步完成这件事情。先将甲、乙安排在两个不同岗位上,有A(3,2)=6种不同情况。然后考虑剩下二人,若二人在同一岗位上,则有1种情况,若二人在两个不同岗位上,则有2×2=4种情况,共为5种情况。故不同的分配方案是6×5=30种情况。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三、判断推理——ABC试卷结构趋同,新考点追随国考

在2013之前,ABC类在图形推理部分考点有较大区别,但在2013年之后,三套试题结构和考点逐渐趋同。2015年判断推理部分延续了这一传统,考查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四类题型。

定义判断今年有了较大变化,追随国考脚步,出现了图片型题目,考试形式新颖。图形推理仍然是难度较大的题目,主要考查顺推型、片块组合型、空间型图形推理,片块组合题是江苏公务员的的特色题型。类比推理中的符号类比题是江苏公务员考试更是地方特点的试题,在全国只此一家。逻辑判断今年依旧考查了小材料阅读题,即两个题目基于同一小段材料。从实质来说,变化的只是考查形式,考点仍是传统内容。

【考题】(2015江苏B类真题)

王刚、赵虎与李亮是某机关新进的员工,他们三人中,有两个单身,两人爱好打乒乓球,两人是北方人,两人是公共管理硕士。如果王刚与李亮是公共管理硕士,则他们都是北方人曰如果赵虎与李亮爱好打乒乓球,则他们也都是北方人曰如果王刚是北方人,则他单身,已知他们每人最多只有 3个上述特征。

69.根据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钥

A.王刚单身

B.赵虎是公共管理硕士

C.李亮是北方人

D.王刚爱好打乒乓球

【中公答案】B。

解析:如果王刚与李亮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则他们都是北方人,则王刚单身;因只有两人是北方人,所以赵虎不是北方人,即赵虎和李亮不可能都爱打乒乓球,因两人爱好打乒乓球,则王刚爱打乒乓球,由上得王刚有题干所述4个特征,与题干矛盾,则王刚和李亮不都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即赵虎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故答案选B。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70.如果王刚是北方人,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钥

A.王刚不是公共管理硕士

B.赵虎不爱打乒乓球

C.李亮不是单身

D.赵虎不是北方人

【中公答案】A。

解析:王刚是北方人,则他单身;赵虎和李亮不可能都是北方人,则他们不可能都爱好打乒乓球,即王刚爱好打乒乓球,因每人最多只有3个特征,则王刚不是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故答案选A。

(重要提示:本题目依据考生回忆还原,中公教育搜集整理)

四、资料分析——难度下降,题量有所减少

计算量大、时间紧、题目多,资料分析一直难度较大的题目,考生容易在此拉开差距。而2015年江苏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部分有了较大的变动,题量由去年的25题减少为20题,难度较往年也有所下降,对于考生来说是个好消息,答题压力有所缓解。

从考点看,重点考查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等基本概念。同时加强了对计算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首数法、有效数字法、特征数字法、范围限定法等计算技巧的应用。

【考题】(2015江苏B类真题)

88.2014年 1-9月来自下列国家的入境游女性人数占该国入境游人数比重最小的国家是: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加拿大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 |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答案